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紅酒喝到硬塊,民憂變質”,這邊的硬塊指的是在瓶中的一些沈澱物。
萊特想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酒石酸這個東西。酒石酸,C4H6O6,tartaric acid,這太複雜的化學式就不多說了,那到底是不是誠如新聞中的民眾所說,是因為葡萄酒變質所產生的呢?
酒石酸會在哪裡發現呢?有可能軟木塞上,可能在杯子的底部,也有可能在酒瓶最後的沈澱物上,看起來亮晶晶的,像是鹽巴或小碎鑽似的。而在杯子或是酒瓶底部可能吸收了太多黑色素變成紫紫黑黑的柏油似的東西,而造成民眾以為葡萄酒變質。
其實酒石酸是自然存在于葡萄裡面的天然物質,它的特性是溶於水而不溶於酒精,於是乎當葡萄汁變成葡萄酒的同時,它就漸漸被排斥出來而日積月累形成晶狀體了。
下次品酒有機會在軟木塞看到這種結晶物,就把它當作葡萄酒的小鑽石,算是小確幸吧。畢竟要一定年份的葡萄酒才會有這種結晶物,最重要的,它不影響葡萄酒的風味,還有,更重要的它不影響身體健康的啦!
p.s. 第一張圖就是軟木塞上的小鑽石
p.s 第二張圖是經日積月累在釀造桶中形成的酒石酸片狀體,雖然看起來像餅乾,但是質地是非常硬而且很粗糙的!
圖片來源:第一張:http://wineontheblog.wordpress.com/; 第二張:萊特攝于阿爾薩斯的酒莊
~~萊特 Wright~~